gequbao.com

找歌就用歌曲宝

cover

【郑业成】化身文物:穿越荒漠,踏歌而来 - 郑业成

【郑业成】化身文物:穿越荒漠,踏歌而来-郑业成.mp3
[00:00.0]【第十期正片】郑业成:穿越荒漠,踏歌而来...
[00:00.0]【第十期正片】郑业成:穿越荒漠,踏歌而来 - 国宝の奇妙之旅
[00:00.54]历尽千百年犹未老,归来人世间正青春。
[00:04.66]欢迎大家收听由中国青年报、酷我音乐、陕西历史博物馆
[00:08.92]联合出品的音频节目《国宝的奇妙之旅》。
[00:11.98]大家好,我是郑业成,
[00:13.9]今天我将化身为唐三彩骆驼载乐俑,
[00:17.71]它诞生于盛唐,他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,
[00:21.76]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述一下吧。
[00:25.76]以驼带路,踏歌而来。
[00:27.79]我就是唐三彩骆驼载乐俑,来到这个博物馆之前,
[00:32.76]我已经在黑暗里待了太久。
[00:35.63]听人们说,如今距离我生活过的年代,
[00:38.95]已经有一千多年了,千年之间,
[00:43.05]竟没有留存只言片语,不如就让我说说我们的来龙去脉;
[00:50.38]在那个诗歌盛行的时代,我们没被写入字里行间,
[00:55.0]被世人传唱;很长一段时间里,
[00:58.35]那些有意或无意发现我们的人,
[01:01.32]也将我们视为无用之物,随手扔掉。
[01:05.26]幸亏,嗅到商机的古董商,
[01:08.729996]将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运到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,
[01:13.63]一举震动京城考古界,国学大师王国维亲自取名「唐三彩」,
[01:20.62]我们才正式拥有自己的名字,重新焕发生命。
[01:26.69]中国古代有位哲人说: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,
[01:31.38]教导人们要把注意力放到有生之年,来世的事不必过虑;
[01:37.22]在唐代,国民是如此自信又骄傲,
[01:40.880005]以至于对往生世界的想象,「如现在这般」就最好不过。
[01:46.46]于是,达官贵人造的墓殿跟自家官邸相差无几,
[01:52.39]器物要形神具备,从家禽牲畜到宫女官吏,
[01:58.09]凡是现世美好的、值得留恋的,无所不包。
[02:03.2]只有如此丰富极致的追求,才能重现灿烂斑斓的「大唐盛世」,
[02:09.8]华美绚丽的「唐三彩」当然就成了不二之选。
[02:14.9]人们叫我们「唐三彩」,其实我们身上何止三彩:
[02:20.5]黄、白、绿是基本色;
[02:25.31]有千金难求的蓝,也有变幻的棕、落日般的绯红...
[02:31.51]是啊,除了我生活的唐朝,纵观全球古代历史,
[02:37.17]又有哪个朝代、哪个国家的人们,
[02:39.86]敢这么骄傲、这么大胆地用色?
[02:43.24]任何一种单一的颜色都不能满足他们对未来的想象,
[02:48.54001]无法表达他们内心对当下的热爱,
[02:51.52]无法展现他们丰富热烈的个性,
[02:55.49]他们借鉴了传统中国画里水墨晕染的手法,
[02:59.91]在陶器表面点上釉色,将各种釉彩融合在一起,
[03:04.86]各种颜色互相浸润、流动、变化,
[03:09.54]仿佛迫不及待要将世界上的一切色彩包揽下来,
[03:13.84]仿佛要跟时间抗争,要向空间夺取,
[03:17.28]仿佛只有这样,才能再造一个瑰丽无憾的未来世界。
[03:24.33]你再走近看我:这只骆驼似乎正在引吭高歌,
[03:28.97]鬃毛粗犷又杂乱地缠绕,像刚远道而来,
[03:33.68]一身仆仆风尘还没来得及抖掉;
[03:37.67]驼背上的舞台铺着七彩毯子,流苏微微翘起,
[03:43.1]旁观的你,是否感受到此刻四面八方的来风?
[03:48.94]舞台的四周,七位身着圆领窄袖长袍的男子围成一圈,
[03:54.87]他们盘腿端坐,手中拿着各式乐器摇头晃脑,
[03:59.39]沉浸在音乐当中,中间还站立一女乐伎俑,
[04:06.41]她面容丰润,梳着当时流行的乌蛮髻,
[04:10.89]身着白底蓝花的长裙,微微昂着头,
[04:15.18]手举到胸前,仿佛正在忘形地歌唱。
[04:21.41]说起骆驼,我们中原原本没有骆驼,
[04:25.15]随着唐朝强大繁盛,来长安旅行、学习、做生意的外国人越来越多,
[04:31.49]跋山涉水的客人,带来了这些温顺腼腆又能吃苦耐劳的大家伙,
[04:37.76]也成为都城长安的一道风景。
[04:40.62]骆驼的载重能力,也给唐朝国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[04:45.91]坐在骆驼上整整八个人,也许是夸张,
[04:49.89]但在骆驼上弹唱的乐师歌女,长安城里应该是不难见到。
[04:55.86]不信?我带你们逛逛长安吧。
[05:00.45]我们长安的东市、西市,闻名全世界。
[05:03.78]东市呢,靠近太极宫、大明宫、兴庆宫,
[05:09.16]按今天的说法,应该在「二环内」,
[05:12.73]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,
[05:17.41]市场上卖的都是奢侈品,「四方珍奇,皆所积集」,
[05:24.75]西市呢,离皇宫稍远一些,
[05:27.99]周围是平民百姓住宅,卖的是日常用品,
[05:33.07]热闹程度可更胜一筹,有固定商铺 4 万多家,
[05:38.16]被誉为「金市」,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,
[05:43.74]据讲解员说,后来,也被称为「丝绸之路」的起点。
[05:49.27]外国商人一来到长安,就牵着自家的骆驼,
[05:53.18]先到西市,卖自己远道带来的奇货,
[05:56.98]再到东市去,买我们本土生产的奢侈品。
[06:02.31]这东西市,可是逛街的好地方:
[06:05.43]既有女孩儿们爱买的绸缎衣帽、珠宝首饰、胭脂花粉,
[06:10.8]也有男孩儿的心头之好刀剑、鞍辔,
[06:15.21]还有进京赶考的学子必逛的书店,
[06:17.75]家仆熟悉的水果蔬菜大米小麦摊,农民需要的农耕用具铺,
[06:24.0]包罗衣食住行万象,生老病死所需,应有尽有。
[06:29.88]这里,也被誉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
[06:33.85]也许就在这里,来自东亚、南亚、北非、欧洲
[06:38.27]各国的商人将我们带回家,
[06:40.68]让我们成为异域尊贵的「座上客」,
[06:44.62]我们的工艺,也启发世界各国的工匠艺人,
[06:47.88]开发出自己当地的「三彩」。
[06:52.27]要是你逛着逛着,渴了,有酒肆茶楼,
[06:56.09]倦了,不妨看一出「百戏」。
[06:59.21]「百戏」在哪里?你听听,最热烈的喝彩声从哪边传来,
[07:04.96]你看看,哪边人头涌涌,久久不肯散去,「百戏」就在那里。
[07:12.26]「百戏」就是你们现在所说的「杂技」,
[07:15.89]表演的节目有盘杯、跳剑、吞剑等等,惊险刺激,
[07:22.33]是当时逛街购物的人们最喜欢的消遣娱乐活动之一,
[07:27.8]不仅受平民百姓欢迎,连皇上也为「百戏」的魅力折服。
[07:33.66]据说,有回唐玄宗和杨贵妃闹别扭,
[07:37.16998]一怒之下把杨贵妃遣送出宫,后又思念不已,
[07:42.41]让高力士把杨贵妃接回来,为了哄杨贵妃开心,
[07:47.33002]玄宗召来两市百戏班子给杨贵妃做专场表演。
[07:53.38]那他们吹拉弹唱的,又是什么音乐呢?
[07:56.95]你仔细看看,这些乐师手中的乐器、有笙、排箫,
[08:02.0]这些是中原本土就有的乐器,
[08:04.66]也有琵琶、箜篌、管子等来自西域的乐器。
[08:09.43]世界各地,由丝绸之路来到这里的商人、学者,
[08:14.2]不仅给唐朝带来了奇货异宝,也带来了他们独特的音乐和文化。
[08:19.44]上至达官贵人,下至平民百姓追逐新奇的异国风情,
[08:24.51]胡食、胡酒、胡服、胡妆、胡乐,
[08:29.07]来自异域的元素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[08:33.78]而对外来音乐最为推崇的,就是当时的皇帝李隆基。
[08:39.85]他对这种旋律急促、节奏奔放的胡乐十分喜爱,
[08:44.7]下诏书让胡乐走上殿堂,
[08:47.25]还下令让传统中国的「道调法曲」跟胡乐融合;
[08:52.34]不仅如此,精通乐理的玄宗还亲手改编了胡乐,
[08:57.31]天宝年间最流行的《霓裳羽衣曲》、《小破阵乐》、
[09:02.59]《春光好》、《秋风高》都是出自唐玄宗之手。
[09:08.27]你看,由于氧化作用,
[09:11.21]他们这八个表演艺人的面部只剩下没有上釉的灰陶,
[09:16.37]但依然看得到他们面部是那么的饱满丰润,
[09:20.66]脸上的神情飒爽、姿态奔放,在胡乐中悠然自得,
[09:26.62]享受观众的喝彩、在赞扬声中乐曲和表演高潮迭出,
[09:33.23]在驼背上,创造了一个轻歌曼舞的欢乐世界,
[09:38.22]定格了海纳百川的大唐气象。
[09:43.48]千年前的往事,又一次在我眼前重现:
[09:48.02]广袤的大漠中,一行驼队在其中穿行,
[09:52.58]那刚刚踏过的一排脚印几乎马上就被海浪般漫过的沙子淹没,
[09:59.32]然后消失。只是那驼铃悠悠扬,从未止息。
[10:04.98]驼背上的旅人看起来已疲惫不堪,眼神里依然绽放着光芒,
[10:11.22]他们知道这趟旅程的价值,在那个叫「长安」的目的地,
[10:16.11]有奇珍异宝,有琼浆美酒,也有热烈接纳、拥抱他们的唐人,
[10:22.83]他们弹起了琵琶,唱起了歌,余音袅袅,在大漠上空飘扬,
[10:29.54]他们不知道,这歌声千回百转,最终穿越历史的天空,
[10:34.94]跟千年后的人们共鸣共振。
展开